Hello 宁波
9月11日上午,“天一印语——名阁·名家·名印篆刻特展”在天一阁博物馆开幕。据悉,“名阁名家名印”项目是天一阁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历时三年联手打造的文化品牌,邀请海内外著名书法篆刻家50人,创作50方印章,于方寸之间展现天一阁450余年的藏书故事。此次展览展出的就是这50方印章。
参与“名阁名家名印”项目的艺术家,篆法各异,众妙皆备。其中,有的以鸟虫篆文,形象生动,意趣盎然;有的以钟鼎入印,稚拙大方,浑然天成;有的喜以阴文表现,婉转流畅,隽永清新;有的则以阳文见长,铿锵有力,古朴典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在作品“天一阁”中别出心裁地添加了花草纹样。如此一来,不仅使篆刻古意盎然,让人感受到天一阁的悠久历史,而且花草相护的天一阁更易让人联想到它以“芸香草”防虫的护书之法。
除了精妙的篆刻形式之外,内容也值得品味,每一方印章都是一个藏书故事。篆刻内容或取自天一阁家训家风、护书之法,或取自书楼形制、藏书故实,更多的则是历代名人关于天一阁的诗词歌赋。“代不分书、书不出阁”讲述的是范钦晚年分家产的故事。范钦认为藏书代不可分,因此将万卷藏书与万两白银分成两份,让两子自行挑选。此一家规,为范氏数百年的藏书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清代大学者全祖望对此曾发出“金已尽书尚存”的感慨,而此内容亦被篆刻其中。
篆刻收藏是宁波藏书文化的重要延伸,与天一阁更是有着密切关联。范钦的侄子范大澈是篆刻收藏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其《范氏集古印谱》收印3500余方,不仅是传世最早的印谱之一,而且至今仍被篆刻界奉若至宝。范氏确立的印章收藏传统,亦被后世发扬光大。近代以来,秦康祥、朱赞卿都是藏印藏书大家。如今,“金石篆刻”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阁名家名印”项目,使国内外篆刻名家作品入藏天一阁。一方面丰富了馆藏种类,使藏书文化得以延伸;另一方面,则沿承了甬上篆刻收藏传统,为传统文化的复兴再添新径。